以前教过Simon背声律启蒙,但他很多意思不懂,没教几句就放弃了。托班他也学过几首诗,他热情始终不高,让他背是不肯的。快到三岁半,4岁的时候,他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升。要他去读英指定的英语内容和指定的唐诗,接受度比以前高很多了。我想可能一方面他更能接受大人的要求了,另一方面他自己在理解和执行上面难度也降低了,自我效能感也提升了,学起来就比较有劲,容易接受了。
诗歌的选择
这段时间回家,经常看爸爸说奶奶在家就教他背唐诗,会背什么诗呢,他念起来:
此地别燕丹,
壮士发冲冠,
昔时人已没。
今日水尤寒。
这是骆宾王的诗《于易水送人》,《咏鹅》的同一个作者,但是这首诗的感情明显超出孩子的理解。奶奶从网上买了一些儿童唐诗卡,这首诗就在《咏鹅》的反面。
看来诗教选题和规划,并不能完全交给一盒三三流出版社出的颜色鲜艳的唐诗卡,所以我又把相关早教启蒙的唐诗捋了一遍。
教科书
启蒙中常常看《唐诗三百首》《宋词三百首》,或者从李白杜甫苏轼等大家入手,但其实年代和人物的提取比较困难。它把诗歌局限在一个朝代范围或者个人风格,它追求数量超过追求意义,它缺乏使用的场景,背完之后没有延伸的空间,价值不易激活。
还有一种是编选的启蒙诗歌。比较经典的就是教科书的诗歌,比如统编语文教材1-6年级共有112首古诗词。它可以看做是诗歌启蒙的最小全局,覆盖了各种各样比较精华的类型。后面会以前为样本,对诗歌启蒙元素做分析。
不过数量不大,接触这些诗歌的过程,跨越了整个从小学到高中很多年,且相对是孤立的场景和背景,缺乏对诗歌整体的赏析视角。
给孩子的古诗词
还有一种是专家编选,选题数量比教科书广一些,是教科书很好的补充。在这一块我选的是叶嘉莹的《给孩子的古诗词》。
我看过叶嘉莹的诗词课,还是挺打动我的,她的讲稿对诗词的理解和分析很细腻很生动。她不是就艺术谈艺术,但对于诗词的艺术理解又很到位很高明;她也不是就作者生平去谈生平,而是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艺术关系理解也很透彻。她本人对讲中国诗词这件事情报极大的诚意,原因是她自己人生坎坷,而讲诗词是她的精神支柱。
以无生之觉悟做有生之事业,以悲观之心境过乐观之生活,朋友也许觉得这是老生常谈,殊不知这是真实叙述,我杀死过自己的感情,我现在余生之精神,情感之所惜,只剩下诗词讲授和传承一个支撑点。
他的老师顾随也分析了很多关于中国诗歌的一些艺术手法。后续如果我们想做诗歌创作和赏析,在方法论上会很有帮助。
《给孩子的古诗词》共收录作品218首,不同风格的177首中国古代经典诗作、41首经典词作。
古诗源
还有一种是古代人编的诗选集,数量范围更大,在这边的话我推荐《古诗源》。
我们自小学习唐诗宋词,被其精美的词语和意象震撼,一字一句,皆是光芒。这种光芒过于成熟,过于精美,而不知这光来自何处,不知创作过程,感觉根本不是人之所为,而是神来之笔。
《古诗源》作者清朝沈德潜,选辑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,共七百多首。和盛唐精致的巅峰诗歌相比,它是质朴的,熟悉的,简单的诗,但你可以找到很多诗歌起源方面它在创作上面的方法起源,意向起源,审美体验起源。
诗至有唐为及盛,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。 —— 《古诗源》序
作者沈德潜说,唐诗虽然兴盛,但并非是诗的源头。想要学习诗歌,去到源头,看它最初的样子,如何演变,风雅的本意,会很有益处。
祭川者先河后海,重其源也。唐之前之诗,昆仑以降之水也。……使览者穷本知变,以窥风雅之遗意,犹观海者由逆河上之以溯昆仑之源,于诗教未必无少助也夫。 —— 《古诗源》序
《古诗源》有两种阅读方法。第1种读法是,假装自己是一个人类学家,在这个文本的田野里,分析古人的生活和情感。第2种读法是,从盛唐诗歌的源头去学习。发现本质,获得了启发,点亮了创作诗歌的能力。
白云出岫
古典文化的音频资源,推荐白云出岫老师。他在喜马拉雅录制了千万字的古典文本,其中包括启蒙所需的所有录音资料。
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zhubo/4228109
古诗文网
古诗文的文本资源推荐古诗文网,它的标签体系做得相对完善,方便自己灵活组织内容,建立自己的体系。
https://so.gushiwen.org/gushi/xiaoxue.aspx
启蒙诗歌分析
启蒙诗歌里有什么?通过启蒙,建立起的世界是怎样的?我以统编语文教材1-6年级112首古诗词作为最小全局,做了一个内容主题视角和创作手法上的分析。
元素分析
内容主题上,我大概分成了以下几类:
- 风景
- 咏物
- 情感
- 生活
- 节气
- 道理
- 特别
风景。包括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景,人文比较多。风景类的诗歌占比例最高,人文风景比自然风景的比例更高。
咏物。包括植物,动物。咏物也是经典文化元素体现。咏物诗一般是从审美角度描述物体的样子,另一方面会从精神上去赞美它,典型的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诗歌很多,因为古代的文人好以此精神自居。
情感。主要就是各种送别诗,友人占绝大多数。古代中文语境情感表达极为含蓄,很多都是在描绘送别情境中的风景和物体,烘托感情深刻。所以中国古代中文语境,写景写物的文本丰富,颗粒度很细,艺术化的表现手法精致,描写人物感情这一块相对较少有直接的词语和手法去表现。
生活。田园乡村生活为主,中国千年的农业社会,对田园乡村生活描绘比重也比较大,而且感情也很正面。我猜诗人务农程度较浅,有农村生活或者是田园生活美化的精神取向,典型的就是陶渊明。在他们的农村体验生活中,恬静淡泊,悠然自得,没有勾心斗角的斗争,内心平静。
节气。各个节气和节日下的风俗,风景。农业社会,农作物的成长依赖于风调雨顺,所以节气和风俗的诗歌也很丰富。
道理。主要是作为社会人的情感,融入一些社会道理,最典型的就是悯农,要珍惜粮食,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背的。还有朱熹写的一些关于学习的道理,也很有启发:
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总体这一块比重不是很大,因为诗歌更多是讲究审美体验,审美和道理很大程度上,是比较难取舍的吧。道理一多,就有些古板了。
特别。这部分非常难归类,一部分是宋词,小学生接触宋词比重少,宋词的感情也更复杂,还有就是像李商隐的诗歌,极其抽象朦胧的,和经典的盛唐诗风格差异很大,对于低龄的儿童甚至是小学生来理解和赏析也是极其困难的。
创作手法分析
除了一般的格律,比喻,对账,赋比兴等修辞手法,诗歌中还包含大量的时空变化技巧。
空间上:
这里,到那里,再到这里的视线引导
大空间到小空间的视线转移
大物体到小物体聚焦
从远到近再到远
……
空间转换的审美模式,无论是写诗歌还是写散文,都有很好的应用效果。例如:
画
唐 王维
远看山有色,(远)
近听水无声。(近)
春去花还在,(远)
人来鸟不惊。(近)
敕勒歌 北朝乐府
敕勒川,阴山下,(上-下)
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(上-下)
天苍苍,野茫茫,(上-下)
风吹草低见牛羊。(大-小)
时间的维度比空间少,但是我们也会用空间的方式思考时间,并且应用在是个从,也有类似的带来审美体验的转化效果:这时-那时-这时
登幽州台歌
前不见古人,
后不见来者。
念天地之悠悠,
独怆然而涕下。
诗教的选择
诗歌是典型审美取向的创作载体,它承载丰富的审美体验。而审美体验,是基于人的感受,所以和其他很多艺术创作的载体,也有密不可分的关联。
诗歌和绘画
中国的诗歌有丰富的视觉意象,古人常把诗画放在一起。所以诗歌也很适合画出来,对孩子来说,更容易理解诗歌的意思。
比如我尝试教汉乐府中的《江南》,非常简单,具体意象是3个:江南,莲叶,鱼。抽象的层面是东南西北间5个方位。完整的句子只有3句,后面5句都是重复的,但是背顺序难,就只让他记了3句核心句:
江南可采莲
莲叶何田田
鱼戏莲叶间
我把这些要素画了下来,为了让他有点乐趣和代入感,又给他
画了一辆小汽车。
一开始他表现出一点点警觉:“是要背古诗了吗?”
表现出一些些抗拒:“不要。”
又表现比之前高很多的接受度:
我说:“江南可采莲。你跟我读。”
他也就跟着读了。而不是像之前那样,一屁股跑掉。
诗歌和散文
诗歌很适合改写成散文,给后续写作的能力会提供丰富的素材。我们写作的大痛点是找不到素材和灵感,搜肠刮肚凑不足字数,或者写出来比较干,没文采。把背过的诗歌改写成散文,这种方法可以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。
这也是早期多背一些诗歌,把诗歌画下来,并且对诗歌表现手法,元素做归类的原因。背诗歌不是目的,目的是为了获得审美的乐趣,获得表达,写作,创作的乐趣。
诗歌和音乐
诗歌是有格律的,到了词,就更加重格律,为唱而作。过去的信息,通过韵律和美,被时光眷顾,获得了穿越千年而依然新鲜的资格。
《古诗源》中的诗歌很朴素,很多就是当时的人去描述当时的人和事。因为这些故事有了韵律,修辞,有了美。时间沙漏,就滤掉了其他,留下了它们。如果没有韵,我们就再也看不到了。
上至陶唐,下暨秦代,韵语可采者,或取正史,或裁诸子,杂录古逸,冠于汉京,穷诗之源也,诗记备祥,兹择其尤雅者。…… 凡不能句读及无韵不成诵者均不录。—— 《古诗源》例言
诗让人受用的更多是感受,叶嘉莹强调的也是感发。看科普文,习惯跳过公式,是因为理性偷懒。看有文章,习惯跳过诗歌,是关闭了感受器。
用吟唱去和诗歌互动,去感受它,它会回报你共鸣和心流。哼一首诗歌,听若隐若有的虫鸣,闻甘甜花香沁入心脾,聆听寂静的声音,抚摸风云的点滴变化,看时间的流动的痕迹,体味生活和爱情的滋味,果实成熟的甜美,蟹黄伴着酒醉。
总结
对这些启蒙诗歌路线有个基础分类,然后结合绘画,写字,甚至歌唱,后续掌握散文,获得风景描写的审美,表达和写作能力,那我觉得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就可以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了。
ChangeLog
2020-04-22 初稿
参考
从《古诗源》认识诗的创作和欣赏
《给孩子的古诗词》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26606420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