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体表达、内容创作和低熵社会 Posted on 2020-06-16 | In 天真的社会心理学家 很多场合我都会说,虽然工作中有很多不顺利,不快乐,我对自己的工作是满意的。很大程度上,是因为当前工作内容和之前的理想非常契合。 年轻的时候会大言不惭,随着自己步入中年,我很少直接说理想到底是什么,无所畏惧追云逐月时间已经不多,如果认真,就不要多说,耕耘结果。如果只想生活,也不要多说,留给回忆。 但是 ... Read more »
信息消费者:关于信息的概念,度量,价值,方法 Posted on 2020-06-07 | In 碳基生命和人工智能 身处信息时代。我们都是信息时代的消费者。 字节跳动短短数年,代替百度,称为信息时代巨头公司。今日头条slogan是:信息产生价值。 那信息是什么?怎么度量信息量? 图文越多越好?刷也刷不完?音频和视频越多越好?视频至少720p,最好1080p。网盘和硬盘储存空间越大越好?5g将来?我们将会有无穷尽的 ... Read more »
备课:数学思维启蒙 Posted on 2020-05-31 | In 蓝色鱼 数学最困难的地方:不管任何人,想要进入它,就必须在自己心里,依靠自己的力量,一步一步的把它的发展再现一次。” —— 数学家 Felix Klein 孩子到4岁,认知能力有大提升,备课几乎成为常态。我们说学习的最好方式是教,那么备课更是所谓要“终身学习”的现代人的常态。小孩的数学认知发展没有语言 ... Read more »
儿童国学启蒙:三百千 Posted on 2020-05-23 | In 蓝色鱼 我喜欢研究和分析感兴趣的问题,但不擅长高分作文。吾儿四岁,正是语言发展飞速期,也最适合在家庭进行语言启蒙的阶段。最近大家又说大语文,语文的权重有日渐上升趋势,看来还是逃不了要做功课。这篇文章主要是老母亲用研究的姿势,探究语文的启蒙学习路线。 儿童国学启蒙要不要对小孩进行国学启蒙?我认为是可以的。认 ... Read more »
中年国学启蒙:十三经探究 Posted on 2020-05-17 | In 天真的社会心理学家 早些时候,看阳老师在知识星球推荐书,买了一本《诗经》,并记住了一个词:“披着华族皮的蛮夷”。这个词是形容,没有读过《古诗源》、《诗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易经》、《庄子》、《老子》这些书的华人。 后来又听他在文章中说到如何提高古文阅读能力。最后结论是:如果古文对你很重要,那么《十三经》是务必精通了,那是阅 ... Read more »
认识 | 摄影可以为创作提供什么? Posted on 2020-05-09 | In 创作的认识 翻看相册,每个人有很照片。这些照片,可以提炼出什么?除了做视频,做表情包,分享给亲友群,上传到网盘,还可以做什么? 摄影:创作的脚手架审美体验摄影和其他审美方式,例如绘画,写作,故事都有共通的模式。比如一个场域中的元素组成,元素的感知特点,元素的空间组成和时空变化。 这也是摄影可以很方便转化到其他审 ... Read more »
认识 | 诗歌的元素组合 Posted on 2020-05-01 | In 创作的认识 诗歌中的元素希望找一个很简单,很入门的诗歌创作方式,就是从元素入手,做元素的组合。 先不谈诗所需要的韵律规则,也不谈诗的立意,修辞,艺术表现,也不谈作者是什么样的人,他处在什么背景中,怎么通过创作者去理解诗的深意,只想着我们只是被我们看到的景象打动,于是写下记录鲜活印象的文字。 具体元素上周抽样看了 ... Read more »
实践 | 通过元素组合创作的丹桂河畔春日六首 Posted on 2020-04-29 | In 创作的认识 1粉白李花云,红黄樟叶毯。云淡紫叶出,绿叶黑果垫。 2日暖春风柔,竹丛脾清幽。雨润苔泥软,厚叶草萌融。 3丹桂河缓流,金秋桥静坐。枝头飞粉花,树下落黑果。 4庚子年初疫情虐,冬去春来山河愈。历史风云多变换,风平浪静须臾间。 5暖阳柔风鸟啾啾,粉白杏花片片浮。清幽竹丛圣贤心,蒙茸草地闲散人。 6云蘸乌 ... Read more »
备课:诗教的选择 Posted on 2020-04-22 | In 蓝色鱼 以前教过Simon背声律启蒙,但他很多意思不懂,没教几句就放弃了。托班他也学过几首诗,他热情始终不高,让他背是不肯的。快到三岁半,4岁的时候,他的学习能力有一个明显的提升。要他去读英指定的英语内容和指定的唐诗,接受度比以前高很多了。我想可能一方面他更能接受大人的要求了,另一方面他自己在理解和执行上面 ... Read more »
ChatGPT4指导下完成第一道力扣算法题 Posted on 2020-03-31 | In 碳基生命和人工智能 Q: 两数之和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整数目标值 target,请你在该数组中找出 和为目标值 target 的那 两个 整数,并返回它们的数组下标。 你可以假设每种输入只会对应一个答案。但是,数组中同一个元素在答案里不能重复出现。 你可以按任意顺序返回答案。 两数之和的题目地址 A: ... Read more »